網站公告
198報紙刊登網


各報廣告價格表,登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聯合晚報蘋果日報刊價表,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刊價表費用,自由時報,公告登報,登報刊登報紙,法院公告刊登,刊登法院公告,法院公告,登報作廢,太平洋日報,英文海外版,爽報民眾日報,求職便利通,the china post英文中國郵報,yes123網路徵才刊登,Upaper,價格優惠費用好各大報直接授權報紙廣告代理商免中間廠商抽成,價格優惠實在,值得信賴!全國版,地方版:台北市,新北市,桃竹苗,中彰投,高屏,登報作廢、求職便利通、報紙廣告、登報遺失、登報、道歉啟事、太平洋日報、登報作廢便利商店、登報道歉費用、登報道歉、刊登報紙、登報徵人、便利通、登報費用、股票遺失、登報作廢費用、徵人廣告、報紙刊登、便利通求職、報紙 廣告、拒不過戶註銷登報、支票遺失 登報、蘋果日報廣告價目表、股票遺失、 徵才廣告、登報公告、求職便利通刊登、報紙廣告收費、遺失登報、蘋果日報 廣告、道歉啟事 範例、登報道歉範例、蘋果日報徵才廣告、如何登報遺失、報紙廣告費用、求職報紙、刊登徵人廣告、中國時報求職網、報紙廣告刊登、證件遺失 登報、報紙刊登公告、蘋果日報廣告價格、自由時報刊登徵才、公示送達費用、報紙刊登費、報紙徵人、公示送達、自由時報徵才、登廣告登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登報、臺中高等行政法院登報、高雄高等行政法院登報、智慧財產法院登報登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登報、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登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登報、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登報、臺灣苗栗地方法院登報登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南投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彰化地方法院登報、臺灣雲林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登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登報、臺灣高雄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屏東地方法院登報、臺灣臺東地方法院登報、臺灣花蓮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宜蘭地方法院登報、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登報、



臺灣澎湖地方法院登報福建金門地方法院登報福建連江地方法院登報

商品列表 更多...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頒發規則

刊登法院公告    時間: 2017-01-17 17:52    閱讀: 1532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頒發規則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三月四日社會部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八月十一日社會部修正發布

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五月十三日內政部臺內社字第三一八五三六號令修正發布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內政部臺內社字第六七三一0一號令修正發布全文十一條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內政部臺內社字第八一七四0二八號令修正發布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內政部臺內社字第0九三000一九二號令修正發布第四條條文

 

第一條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之頒發,依本規則之規定。 

第二條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由各主管機關頒發。

第三條 (刪除) 

第四條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尺度為縱二十九點七公分,橫二十一公分,白地黑字,一公分金色花邊;上方正中間置國旗一面,縱二.八公分,橫四.三公分。

第五條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應開列下列事項:

        一、團體名稱。

        二、成立日期。

        三、會址所在地。

第六條 (刪除) 

第七條  人民團體立案證書遺失時,應即登報聲明作廢,檢具報紙廣告並申述緣由,報請主管機關補發。

前項證書因毀損不堪辨識時,應檢具原證書報請主管機關換發。

第八條  人民團體組織解散時,主管機關應將原頒發之立案證書註銷。

第九條  頒發人民團體立案證書不另徵規費。

第十條  政黨證書得準用本規則之規定。

第十一條  本規則自發布日施行。

 

 

(十三)印信條例   (民國 89 05 17 日 修正)

第一條  印信之製發及使用,依本條例行之。

第二條  印信之種類如下:

一  國璽。

  印。

  關防。

  職章。

  圖記。

第三條  印信之質料及形式,規定如下:

  質料:國璽用玉質;國民大會、總統及五院之印用銀質;總統  副總統及五院院長職章,用牙質或銀質;其他之印、關防、職章均用銅質。但得適應當地情形暫用木質或鋁質,並得以角質暫製職章;圖記用木質。

  形式:國璽為正方形,國徽鈕;印、職章均為直柄式正方形;關防、

            圖記均為直柄式長方形。但牙質職章為立體式正方形。

第四條  印信之尺度依附表之規定;附表所未規定者,比照相當機關印信之尺度。

第五條  國璽及總統之印暨職章,由國民大會推派之代表於總統就職時授與之;副總統職章之授與,亦同。總統、副總統就職時,非於國民大會開會期間,由立法院院長為之。

第六條  中央及地方機關之印信,其首長為薦任以上者,由總統府製發;為委任者,由其所屬主管部、會或省 () () 政府依定式製發。經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之機關首、次長,得製發職章,未經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之特任、特派、簡任、簡派官員有應用職章之必要者,得由總統府予以製發。但薦任以下者,得分別由其所屬中央主管部、會或省 () 政府依定式製發。

永久性機關發印,臨時性或特殊性機關發關防。

第七條  邊遠地方機關或職官,或不及呈請總統製發印信者,得暫由直屬上級機關依定式製發,層報總統備案,並請補發。

第八條  軍事機關、學校、部隊其主官編階為將級者,由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及職章;其主官編階為上校以下者,由國防部按軍事權責劃分原則,決定其印或關防及職章之製發機關。

國防部及各高級司令部直屬第一層幕僚機構,經國防部視其業務性質,有使用印信之必要者,得依前項之規定辦理。

依前二項規定,應由總統府製發之印或關防及職章,如因特殊情形不及製發時,得由國防部依定式暫為製發,層報總統備案,並請補發。

依前三項規定,由國防部逕行或暫為製發,或由其決定機關所製發之印或關防及職章,其製發及使用規則,由國防部擬訂,層呈總統核准施行。

第九條  文職簡任以上,武職將級之幕僚長,為辦理公務有使用職章之必要時,得層請總統核准製發職章;其有對外行文之必要者,並得呈請總統核准製發印或關防。

第十條  各級地方民意機關印或關防之製發,適用同級政府機關印信之規定;議長職章之製發亦同。

第十一條  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及全國性之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由總統府製發;國立中等學校印信,由教育部製發;省 () 立中等學校及教育  文化事業機關印信,由省 () 政府製發;國民學校及縣 () () 立教育、文化事業機關印信,由縣 () 政府製發。私立專科以上學校,及全國性之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由教育部製發,其餘私立學校及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比照前項規定辦理。各級私立學校,及教育、文化事業機構印信之質料、形式及尺度,比照公立者辦理。

第十二條  國營事業機構,其業務總主管人之職級,依其組織法所定相當於薦任以上並經總統任命者,由總統府製發印或關防及職章;依組織規程由主管院部、會聘派者,由各該主管院、部、會製發關防及職章。省 () () 公營事業機構,由省 () 政府或縣 () 政府製發關防及職章。依公司法組織設立之公營事業機構,由其主管機關製發圖記,其質料、形式及尺度依本例之規定,分支機構之圖記,由其總機構自行製發,呈報備案。

第十三條  蒙、藏地方特殊性質之機關或官職,必須製發印信者,得比照本條例之規定製發,或依向例辦理。

第十四條  全國性人民團體圖記,由內政部製發;省 () 人民團體圖記,由省 () 政府社會行政機關製發;縣 () () 人民團體圖記,由縣 ()政府製發。民營公司之圖記,由其自行製用,報請主管機關備案,其質料、形式及尺度,比照本條例規定辦理。私人事業機構印信,適用圖記,由其自行製用,報請主管機關備案,其質料、形式及尺度不予限制。

第十五條  印信之使用規定如下:

  國璽:中華民國之璽,蓋用於總統所發之各項外交文書;榮典之璽,蓋用於總統所發之各項褒獎書狀。

  印及關防:印蓋用於永久性機關之公文;關防蓋用於臨時性或特殊性機關之公文。

  職章:蓋用於呈文、簽呈各種證券、報表,及其他公務文件。

  圖記:蓋用於公務業務,或各項證明文件上。

第十六條  本條例施行前之原有印信,繼續使用。但與本條例規定不合者,應於一年內換發之。印信之製發、啟用、管理、換發及廢、舊印信之繳銷辦法,以命令定之。

第十七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十四)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

(民國 92 03 26 日 修正)

 

第一條  本標準依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第十三款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符合下列規定者,其本身之所得及其附屬作業組織之所得,除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所得外,免納所得稅:     

  合於民法總則公益社團及財團之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經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                                           

  除為其創設目的而從事之各種活動所支付之必要費用外,不以任何方式對捐贈人或與捐贈人有關係之人給予變相盈餘分配。           

  其章程中明定該機關團體於解散後,其賸餘財產應歸屬該機關團體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或政府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團體。但依其設立之目的,或依其據以成立之關係法令,對解散後賸餘財產之歸屬已有規定者,得經財政部同意,不受本款規定之限制。               

  其無經營與其創設目的無關之業務。                           

  其基金及各項收入,除零用金外,均存放於金融機構,或購買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國庫券、可轉讓之銀行定期存單、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或票券金融公司保證發行之商業本票、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或國內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發行之受益憑證,或運用於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之項目。但由營利事業捐助之基金,得部分投資該捐贈事業之股票,其比率由財政部定之。                                      

  其董監事中,主要捐贈人及各該人之配偶及三親等以內之親屬擔 任董監事,人數不超過全體董監事人數三分之一。                   

  與其捐贈人、董監事間無業務上或財務上不正常關係。           

  其用於與其創設目的有關活動之支出,不低於基金之每年孳息及其他各項收入百分之七十。但經主管機關查明函請財政部同意者,不在此限。                                                       

  其財務收支應給與、取得及保存合法之憑證,有完備之會計紀錄,

並經主管稽徵機關查核屬實。

財產總額或當年度收入總額達新臺幣一億元以上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其本身之所得及其附屬作業組織之所得免納所得稅者,除應符合前項第一款至第九款規定外,並應委託經財政部核准為稅務代理人之會計師查核簽證申報。                                         

第一項第六款所稱主要捐贈人,係指原始捐助人或捐贈總額達基金總額二分之一以上之個人或營利事業。

第三條  符合前條規定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其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所得,除銷售貨物或勞務以外之收入不足支應與其創設目的有關活動之支出時,得將該不足支應部分扣除外,應依法課徵所得稅。           

符合前條規定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許可設立之私立學校,其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所得,免納所得稅。但依私立學校法規定辦理之附屬機構,其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所得,應由私立學校擬訂使用計畫,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洽商財政部同意,並於所得發生年度結束後三年內使用完竣,屆期未使用部分,應依法課徵所得稅。

第四條  由各級政府機關籌設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不受第二條第一項第六款及第八款之限制。                                   

前項所稱各級政府機關籌設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指由各級政府機關捐助成立而其所捐助之財產達捐助財產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者。

第五條  本標準修正發布生效日尚未核課確定之案件,適用本標準修正後之規定辦理。

第六條        本標準自發布日施行。

 

 

 

 

 

 

(十五)娛樂稅法    (民國 91 05 15 日 修正)

   總則

第一條  娛樂稅,依本法規定徵收之。

第二條  娛樂稅,就下列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所收票價或收費額徵收之:

  電影。

  職業性歌唱、說書、舞蹈、馬戲、魔術、技藝表演及夜總會之各種表演。

  戲劇、音樂演奏及非職業性歌唱、舞蹈等表演。

  各種競技比賽。

  舞廳或舞場。

  撞球場、保齡球館、高爾夫球場及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者。

前項各種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不售票券,另以其他飲料品或娛樂設施供應娛樂人者,按其收費額課徵娛樂稅。

第三條  娛樂稅之納稅義務人,為出價娛樂之人。

娛樂稅之代徵人,為娛樂場所、娛樂設施或娛樂活動之提供人或舉辦人。

第四條  凡合於下列規定之一者,免徵娛樂稅: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團體,合於民法總則公益社團或財團之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經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者,所舉辦之各種娛樂,其全部收入作為本事業之用者。

  以全部收入,減除必要開支外,作為救災或勞軍用之各種娛樂。

  機關、團體、公私事業或學校及其他組織,對內舉辦之臨時性文康活動,不以任何方式收取費用者。

前項第二款准予減除之必要開支,最高不得超過全部收入百分之二十。

   徵收率

第五條  娛樂稅,照所收票價或收費額,依下列稅率計徵之:

  電影,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六十。本國語言片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

  職業性歌唱、說書、舞蹈、馬戲、魔術、技藝表演及夜總會之各種表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

  戲劇、音樂演奏及非職業性歌唱、舞蹈等表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五。

  各種競技比賽,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舞廳或舞場,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一百。

  撞球場,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保齡球館,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高爾夫球場,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其他提供娛樂設施供人娛樂者,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第六條  直轄市及縣 () 政府得視地方實際情形,在前條規定稅率範圍內,分別規定娛樂稅徵收率,提經直轄市及縣 () 民意機關通過,報請或層轉財政部核備。

    稽徵

第七條  凡經常提供依本法規定應徵收娛樂稅之營業者,於開業、遷移、改業、變更、改組、合併、轉讓及歇業時,均應於事前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之手續。

第八條  凡臨時舉辦娛樂活動,對外售票、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娛樂稅徵免手續。臨時舉辦之娛樂活動不以任何方式收取費用者,應於舉辦前向主管稽徵機關報備。

第九條  娛樂稅代徵人每月代徵之稅款,應於次月十日前填用自動報繳書繳納。但經營方式特殊或營業規模狹小經主管稽徵機關查定課徵者,由稽徵機關填發繳款書,限於送達後十日內繳納。臨時舉辦之有價娛樂活動,主管稽徵機關應每五天核算代徵稅款一次,並填發繳款書,限於送達後十日內繳納。

第十條  娛樂稅代徵人應於代徵時發給娛樂票作為憑證,並於娛樂人持用入場時撕斷,否則以不為代徵論處。但依第九條第一項但書規定查定課徵者,得免用娛樂票。

前項娛樂票,由主管稽徵機關統一印製編號驗印者,按照工本費發售各娛樂業使用。但臨時舉辦之娛樂活動售票者,應由負責人於舉辦前將票編號,標明價格,申請主管稽徵機關驗印,並辦妥納稅保證手續,如期報繳代徵稅款。

      獎懲

第十一條  娛樂稅代徵人依法代徵並如期繳納稅款者,主管稽徵機關應按其代徵稅款額給予百分之一之獎勵金。

前項獎勵金,由代徵人於每次繳納稅款時依規定手續扣領。

第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規定,未於開業﹑遷移﹑改業﹑變更﹑改組﹑合併﹑轉讓及歇業前,向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及代徵報繳娛樂稅手續者,處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第十三條  違反第八條第一項規定者,處新台幣一千五百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其係機關、團體、公營機構或學校,通知其主管機關依法懲處其負責人。

第十四條 娛樂稅代徵人不為代徵或短徵、短報、匿報娛樂稅者,除追繳外,按應納稅額處五倍至十倍罰鍰,並得停止其營業。

依前項規定為停止營業處分時,應訂定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月。但停業期限屆滿後,該代徵人對於應履行之義務仍不履行者,得繼續處分至履行義務時為止。代徵人逾期繳納代徵稅款者,應加徵滯納金。

第十五條  (刪除)

第十六條  (刪除)

    附則

第十七條  娛樂稅徵收細則,由直轄市及縣 () 政府依本法擬訂,送財政部核備。

第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十六)房屋稅條例   (民國 90 06 20 日 修正)

第一條  房屋稅之徵收,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依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條例用辭之定義如下:

  房屋,指固定於土地上之建築物,供營業、工作或住宅用者。

  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指附屬於應徵房屋稅房屋之其他建築物,因而增加該房屋之使用價值者。

第三條  房屋稅,以附著於土地之各種房屋,及有關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之建築物,為課徵對象。

第四條  房屋稅向房屋所有人徵收之。其設有典權者,向典權人徵收之。共有房屋向共有人徵收之,由共有人推定一人繳納,其不為推定者,由現住人或使用人代繳。

前項代繳之房屋稅,在其應負擔部分以外之稅款,對於其他共有人有求償權。

第一項所有權人或典權人住址不明,或非居住房屋所在地者,應由管理人或現住人繳納之。如屬出租,應由承租人負責代繳,抵扣房租。

未辦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且所有人不明之房屋,其房屋稅向使用執照所載起造人徵收之;無使用執照者,向建造執照所載起造人徵收之;無建造執照者,向現住人或管理人徵收之。房屋為信託財產者,於信託關係存續中,以受託人為房屋稅之納稅義務人。受託人為二人以上者,準用第一項有關共有房屋之規定。

第五條  房屋稅依房屋現值,按下列稅率課徵之:

  住家用房屋最低不得少於其房屋現值百分之一點二,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二。但自住房屋為其房屋現值百分之一點二。

  非住家用房屋,其為營業用者,最低不得少於其房屋現值百分之三,

            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其為私人醫院、診所、自由職業事務所及人民團體等非營業用者,最低不得少於其房屋現值百分之一點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二點五。

  房屋同時作住家及非住家用者,應以實際使用面積,分別按住家用或非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但非住家用者,課稅面積最低不得少於全部面積六分之一。

第六條  直轄市及縣 () 政府得視地方實際情形,在前條規定稅率範圍內,分別規定房屋稅徵收率,提經當地民意機關通過,報請或層轉財政部備案。

第七條  納稅義務人應於房屋建造完成之日起三十日內檢附有關文件,向當地主管稽徵機關申報房屋稅籍有關事項及使用情形;其有增建、改建、變更使用或移轉、承典時,亦同。

第八條  房屋遇有焚燬、坍塌、拆除至不堪居住程度者,應由納稅義務人申報當地主管稽徵機關查實後,在未重建完成期內,停止課稅。

第九條  各直轄市、縣 ()  () 應選派有關主管人員及建築技術專門人員組織不動產評價委員會。不動產評價委員會應由當地民意機關及有關人民團體推派代表參加,人數不得少於總額五分之二。其組織規程由財政部定之。

第十條  主管稽徵機關應依據不動產評價委員會評定之標準,核計房屋現值。

依前項規定核計之房屋現值,主管稽徵機關應通知納稅義務人。納稅義務人如有異議,得於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檢附證件,申請重行核計。

第十一條  房屋標準價格,由不動產評價委員會依據下列事項分別評定,並由直轄市、縣 () 政府公告之:

  按各種建造材料所建房屋,區分種類及等級。

  各類房屋之耐用年數及折舊標準。

  按房屋所處街道村里之商業交通情形及房屋之供求概況,並比較各該不同地段之房屋買賣價格減除地價部分,訂定標準。

前項房屋標準價格,每三年重行評定一次,並應依其耐用年數予以折舊,按年遞減其價格。

第十二條  房屋稅每年徵收一次,其開徵日期由省 () 政府定之。

新建、增建或改建房屋,於當期建造完成者,圴須按月比例計課,未滿一個月者不計。

第十三條  (刪除)

第十四條  公有房屋供下列各款使用者,免徵房屋稅:

  各級政府機關及地方自治機關之辦公房屋及其員工宿舍。

  軍事機關部隊之辦公房屋及其官兵宿舍。

  監獄、看守所及其辦公房屋暨員工宿舍。

  公立學校、醫院、社會教育學術研究機構及救濟機構之校舍、院舍、辦公房屋及其員工宿舍。

  工礦、農林、水利、漁牧事業機關之研究或試驗所所用之房屋。

  糧政機關之糧倉、鹽務機關之鹽倉、公賣事業及政府經營之自來水廠() 所使用之廠房及辦公房屋。

  郵政、電信、鐵路、公路、航空、氣象、港務事業,供本身業務所使用之房屋及其員工宿舍。

  名勝古蹟及紀念先賢先烈之祠廟。

  政府配供貧民居住之房屋。

一○  政府機關為輔導退除役官兵就業所舉辦事業使用之房屋。

第十五條  私有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免徵房屋稅:

  業經立案之私立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供校舍或辦公使用之自有房屋。

  業經立案之私立慈善救濟事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者,其直接供辦理事業所使用之自有房屋。

  專供祭祀用之宗祠、宗教團體供傳教佈道之教堂及寺廟。但以完成財團法人或寺廟登記,且房屋為其所有者為限。

  無償供政府機關公用或供軍用之房屋。

  不以營利為目的,並經政府核准之公益社團自有供辦公使用之房屋。但以同業、同鄉、同學或宗親社團為受益對象者,不在此限。

  專供飼養禽畜之房舍、培植農產品之溫室、稻米育苗中心作業室、人工繁殖場、抽水機房舍;專供農民自用之燻菸房、稻穀及茶葉烘乾機房、存放農機具倉庫及堆肥舍等房屋。

  受重大災害,毀損面積佔整棟面積五成以上,必須修復始能使用之房屋。

  司法保護事業所有之房屋。

  住家房屋現值在新臺幣十萬元以下者。但房屋標準價格如依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重行評定時,按該重行評定時之標準價格增減程度調整之。調整金額以千元為單位,未達千元者,按千元計算。

一○  農會所有之倉庫,專供糧政機關儲存公糧,經主管機關證明者。

一一  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設立之公益信託,其受託人因該信託關係而取得之房屋,直接供辦理公益活動使用者。

私有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房屋稅減半徵收:

  政府平價配售之平民住宅。

  合法登記之工廠供直接生產使用之自有房屋。

  農會所有之自用倉庫及檢驗場,經主管機關證明者。

  、受重大災害,毀損面積佔整棟面積三成以上不及五成之房屋。

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八款、第十款、第十一款及第二項規定減免房屋稅者,應由納稅義務人於減免原因、事實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報當地主管稽徵機關調查核定之;逾期申報者,自申報日當月份起減免。

第十六條  納稅義務人未依第七條規定之期限申報,因而發生漏稅者,除責令補繳應納稅額外,並按所漏稅額處以二倍以下罰鍰。

第十七條  (刪除)

第十八條  納稅義務人未於稅單所載限繳日期以內繳清應納稅款者,每逾二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三十日仍未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九條  (刪除)

第二十條  (刪除)

第二十一條  (刪除)

第二十二條  欠繳房屋稅之房屋,在欠稅未繳清前,不得辦理移轉登記或設定典權登記。

前項所欠稅款,房屋承受人得申請代繳,其代繳稅額得向納稅義務人求償,或在買價、典價內照數扣除。

第二十三條  房屋之新建、重建、增建或典賣移轉,主管建築機關及主辦登記機關應於核准發照或登記之日,同時通知主管稽徵機關。

第二十四條  房屋稅徵收細則,由各直轄市及縣 () 政府依本條例分別擬訂,報財政部備案。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本條例修正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九十年五月二十九日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十七)使用牌照稅法  (民國 94 02 02 日 修正)

   總則

第一條  各直轄市及縣 () 徵收使用牌照稅,悉依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辭之定義如下:

  公共水陸道路:指公共使用之水陸交通路線。

  交通工具:指機動車輛及船舶。

  汽缸總排氣量:指汽缸橫斷面積乘活塞衝程及汽缸數之積。

  軍隊裝備編制內之交通工具:指軍隊裝備編制內,規定各單位應裝備之指揮車、載重車、戰鬥車、通訊車及艦艇等交通工具。但其非軍隊裝備編制內之軍事行政機關或學校之交通工具不屬之。

  公共團體設立之醫院:指公立醫院及向政府登記有案之團體所設立之醫院。

  裝配之交通工具:指以國內外出品之交通工具零件,裝配成為可供行駛之交通工具。

  利用非交通工具之設備:指非屬交通工具,而利用其機動或其他設備代替交通工具使用者,如專供農業用之耕耘機,利用其發動機,裝置為類似載貨、載客車等屬之。

第三條  使用公共水陸道路之交通工具,無論公用、私用或軍用,除依照其他有關法律,領用證照,並繳納規費外,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應向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請領使用牌照,繳納使用牌照稅。

前項使用牌照得以交通管理機關核發之號牌替代,不再核發使用牌照。

使用牌照稅之稽徵,由直轄市及縣 () 主管稽徵機關辦理;必要時,得由直轄市及縣 () 政府核定,委託當地交通管理機關,代徵稅款及統一發照。

第四條  直轄市及縣 () 政府得視實際狀況,對船舶核定免徵使用牌照稅,並報財政部核備。

   課稅標的及稅額

第五條  使用牌照稅,按交通工具種類分別課徵,除機動車輛應就其種類按汽缸總排氣量劃分等級,依第六條附表計徵外,其他交通工具之徵收率,由直轄市及縣 () 政府擬訂,提經同級民意機關通過,並報財政部備案。

第六條  各種交通工具使用牌照稅額,依下列規定課徵:

一、機動車輛:分小客車、大客車、貨車、機器腳踏車四類車輛,依本法機動車輛使用牌照稅分類稅額表之規定課徵之 (如附表)

二、船舶:總噸位在五噸以上者,營業用每艘全年新臺幣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元,非營業用每艘全年新臺幣四萬零三百二十元;未滿五噸者,營業用每艘全年新臺幣九千九百元,非營業用每艘全年新臺幣一萬七千五百五十元。

      免稅範圍

第七條  下列交通工具,免徵使用牌照稅:

  屬於軍隊裝備編制內之交通工具。

  在設有海關地方行駛,已經海關徵收助航服務費之輪船。

  專供公共安全使用,而有固定特殊設備及特殊標幟之交通工具:如警備車、偵查勘驗用車、追捕提解人犯車、消防車、工程救險車及海難救險船等。

  衛生機關及公共團體設立之醫院,專供衛生使用而有固定特殊設備及特殊標幟之交通工具:如救護車、診療車、灑水車、水肥車、垃圾車等。

  凡享有外交待遇機構及人員之交通工具,經外交部核定並由交通管理機關發給專用牌照者。

  專供運送電信郵件使用,有固定特殊設備或特殊標幟之交通工具。

  專供教育文化之宣傳巡迴使用之交通工具,而有固定特殊設備及特殊標幟者。

  專供持有身心障礙手冊,並領有駕駛執照者使用之交通工具,每人以一輛為限。但因身心障礙情況,致無駕駛執照者,每戶以一輛為限。

  專供已立案之社會福利團體和機構使用,並經各地社政機關證明者,每一團體和機構以三輛為限。

一○  經交通管理機關核准之公路汽車客運業及市區汽車客運業,專供大眾運輸使用之公共汽車。

一一  離島建設條例適用地區之交通工具在該地區領照使用者。但小客車引擎總排氣量超過一八○○CC者,不在此限。

前項各款免徵使用牌照稅之交通工具,應於使用前辦理免徵使用牌照稅手續,非經交通管理機關核准,不得轉讓、改裝、改設或變更使用性質。

第八條  (刪除)

   徵收程序

第九條  使用牌照稅之徵收方式如下:

  汽車每年徵收一次。但營業用車輛得分兩期徵收。

  機器腳踏車及其他交通工具每年徵收一次。

第十條  使用牌照稅於每年四月一日起一個月內一次徵收。但營業用車輛按應納稅額於每年四月一日及十月一日起一個月內分二次平均徵收。主管稽徵機關於開徵使用牌照稅前,應填發使用牌照稅繳款書送達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並將各類交通工具應納之稅額及徵稅起訖日期分別公告之。

第十一條  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領用臨時牌照;汽車運輸機構、汽車買賣、製造、修理行廠領用試車牌照;其應納稅額,按日計算。但領用臨時牌照,期間以十五日為限。

前項領用臨時牌照車輛之應納稅額,依第六條附表規定各類車輛稅額之中位數計算;領用試車牌照者之應納稅額,按表列汽車、機器腳踏車之最高稅額計算之。

第十二條  凡新購、新進口或新裝配之交通工具,應檢附進口或其他來歷證件,向交通管理機關申請登記檢驗手續。如經檢驗合格後,由申請人檢具登記檢驗之合格證件,連同上項證件,送主管稽徵機關查對其種類及使用性質確實相符,並經辦理繳納當期使用牌照稅後,再憑納稅收據及所有證件,向交通管理機關領取號牌。交通工具未繳清使用牌照稅及罰鍰前,不得辦理過戶登記。交通工具申請過戶或業已報停之交通工具申請恢復使用時,交通管理機關應查驗已納當期使用牌照稅後,方予受理,並將相關之異動資料通知該管稽徵機關。

第十三條  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對已領使用牌照之交通工具,不擬使用者,應向交通管理機關申報停止使用,其已使用期間應納稅額,按其實際使用期間之日數計算之;恢復使用時其應納稅額,按全年稅額減除已過期間日數之稅額計算之。交通工具未經所有人或使用人申報停止使用者,視為繼續使用,仍應依法課徵使用牌照稅。

第十四條  已領使用牌照之交通工具發生改換機件或改設座架等,應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向交通管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變更前後應納稅額相同者,免再納稅;原屬免稅或原納較低稅額之交通工具,變更為應稅或應納較高稅額者,應按日計算徵收差額部分之稅額;原屬應稅或原納較高稅額變更為免稅或應納較低稅額者,應按日計算退還差額部分之稅額。

前項交通工具之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向交通管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且未依規定補繳稅款者,視為移用使用牌照。

第十五條  已領使用牌照之交通工具所有權轉讓時,應依照規定向交通管理機關辦理過戶登記。交通工具過戶後之使用性質,原屬免稅或原納較低稅額變更為應稅或應納較高稅額者,應按日計算差額部分之稅額,由新所有人或使用人繳納之;原屬應稅或原納較高稅額變更為免稅或應納較低稅額者,應按日計算退還差額部分之稅額,由稽徵機關退還之。不依規定辦理過戶登記且未依規定補繳稅款者,視為移用使用牌照。

第十六條  新產製、新進口或新裝配開始使用之交通工具,應納使用牌照稅,按全年稅額減除已過期間日數之稅額,計算徵收。已納使用牌照稅之交通工具,所有權轉讓時,如原所有人已納全期使用牌照稅者,新所有人免納當期之稅。

第十七條  (刪除)

第十八條  (刪除)

第十九條  (刪除)

   查緝程序

第二十條  使用牌照不得轉賣、移用,或逾期使用。

第二十一條  使用牌照稅徵收期滿後,應由主管稽徵機關會同警察機關派員組織檢查隊,舉行車輛總檢查,並得由主管稽徵機關或警憲隨時突擊檢查。

第二十二條  檢查人員執行職務時,應佩帶臂章。主管稽徵機關人員,應由各主管稽徵機關核發檢查證,以資證明。

第二十三條  查獲違反本法之交通工具,應責令該所有人或使用人,預繳稅款及罰鍰之同額保證金,或提供相當財產擔保。未預繳保證金,或無法提供相當財產擔保時,稽徵機關得代為保管該項交通工具號牌或行車執照,掣給保管收據,俟繳清稅款及罰鍰後,再憑發還。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之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於查獲時,棄置而去,經揭示招領後,逾三個月仍無人認領者,稽徵機關得將該項交通工具公開拍賣,所得價款,除扣繳本稅外,解繳國庫。

    罰則

第二十五條  交通工具所有人或使用人未於繳款書所載繳納期間內繳清應納稅款者,每逾二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三十日仍未繳納者,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六條  (刪除)

第二十七條  (刪除)

第二十八條  逾期未完稅之交通工具,在滯納期滿後使用公共水陸道路經查獲者,除責令補稅外,處以應納稅額一倍之罰鍰,免再依第二十五條規定加徵滯納金。報停、繳銷或註銷牌照之交通工具使用公共水陸道路經查獲者,除責令補稅外,處以應納稅額二倍之罰鍰。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經查獲之交通工具,主管稽徵機關應責令補稅領照,並處以應納稅額一倍之罰鍰。

第三十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新購未領牌照之交通工具,使用公共水陸道路經查獲者,除責令補稅外,並處以應納稅額一倍之罰鍰。

第三十一條  交通工具使用牌照有轉賣、移用者,處以應納稅額二倍之罰鍰。

第三十二條  利用非交通工具之設備,作為一般交通工具,行駛公共水陸道路者,由交通管理機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規定辦理。

第三十三條  (刪除)

第三十四條  (刪除)

第三十五條  (刪除)

第三十六條  (刪除)

第三十七條  使用牌照稅徵收細則,由直轄市及縣 () 政府依本法分別擬訂,送財政部備案。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十八)所得稅法

第一條        (所得稅種類)所得稅分為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

第二條  (綜合所得稅課徵範圍)

凡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個人,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之所得,依本法規定,課徵綜合所得稅。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而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其應納稅額,分別就源扣繳。

第四條  下列各種所得,免納所得稅︰

  中華民國政府或外國政府,國際機構、教育、文化、科學研究機關、

            團體,或其他公私組織,為獎勵進修、研究或參加科學或職業訓練而給與之獎學金及研究、考察補助費等。但受領之獎學金或補助費,如係為授與人提供勞務所取得之報酬,不適用之。

一一  自國外聘請之技術人員及大專學校教授,依據外國政府機關、團體或教育、文化機構與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團體、教育機構所簽訂技術合作或文化教育交換合約,在中華民國境內提供勞務者,其由外國政府機關、團體或教育、文化機構所給付之薪資。

一三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者,其本身之所得及其附屬作業組織之所得。

二三  個人稿費、版稅、樂譜、作曲、編劇、漫畫及講演之鐘點費之收入。但全年合計數以不超過十八萬元為限。

第十一條  (執行業務者、營利事業、課稅年度)

本法稱執行業務者,係指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技師、醫師、藥師、助產士、著作人、經紀人、代書人、工匠、表演人及其他以技藝自力營生者。

本法稱營利事業,係指公營、私營或公私合營,以營利為目的,具備營業牌號或場所之獨資、合夥、公司及其他組織方式之工、商、農、林、漁、牧、礦冶等營利事業。

本法稱公有事業,係指各級政府為達成某項事業目的而設置,不作損益計算及盈餘分配之事業組織。

本法稱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係以合於民法總則公益社團及財團之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經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成立者為限。

本法稱合作社,係指依合作社法組織,向所在地主管機關登記設立,並依法經營業務之各種合作社。但不合上項規定之組織,雖其所營業務具有合作性質者,不得以合作社論。

本法所稱課稅年度,於適用於有關個人綜合所得稅時,係指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十七條   () 列舉扣除額:                                             

             1 捐贈:對於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百分之二十為限。但有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政府之捐獻,不受金額之限制。                       

第三十六條  (自由捐贈)營利事業之捐贈,得依下列規定,列為當年度費用或損失:

  為協助國防建設、慰勞軍隊、對各級政府之捐贈,以及經財政部專案核准之捐贈,不受金額限制。

  除前款規定之捐贈外,凡對合於第十一條第四項規定之機關、團體之捐贈,以不超過所得額百分之十為限。

第四十二條  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因投資於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配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不計入所得額課稅,其可扣抵稅額,應依第六十六條之三規定,計入其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有前項規定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者,不計入所得額課稅,其可扣抵稅額,不得扣抵其應納所得稅額,並不得申請退還。

第八十八條  納稅義務人有下列各類所得者,應由扣繳義務人於給付時,依規定之扣繳率或扣繳辦法,扣取稅款,並依第九十二條規定繳納之︰

  公司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及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之股利淨額;合作社、合夥組織或獨資組織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社員、合夥人或獨資資本主之盈餘淨額。

  機關、團體、事業或執行業務者所給付之薪資、利息、租金、佣金、權利金、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休金、資遣費、退職金、離職金、終身俸、非屬保險給付之養老金、執行業務者之報酬,及給付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

  第二十五條規定之營利事業,依第九十八條之一之規定,應由營業代理人或給付人扣繳所得稅款之營利事業所得。

  第二十六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分支機構之國外影片事業,其在中華民國境內之營利事業所得額。

本條各類所得之扣繳率及扣繳辦法,由財政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發布之。

第八十九條  前條各類所得稅款,其扣繳義務人及納稅義務人如下︰

  公司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及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之股利淨額;合作社、合夥組織或獨資組織分配予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社員、合夥人或獨資資本主之盈餘淨額,其扣繳義務人為公司、合作社、合夥組織或獨資組織負責人;納稅義務人為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股東、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股東、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社員、合夥人或獨資資本主。

  薪資、利息、租金、佣金、權利金、執行業務報酬、競技、競賽或機會中獎獎金或給與,及給付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或營業代理人之國外營利事業之所得,其扣繳義務人為機關、團體之責應扣繳單位主管、事業負責人及執行業務者;納稅義務人為取得所得者。

  依前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扣繳義務人,為營業代理人或給付人;納稅義務人為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外之營利事業。

  國外影片事業所得稅款扣繳義務人,為營業代理人或給付人;納稅義務人為國外影片事業。

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責任,而有行蹤不明或其他情事,致無從追究者,稽徵機關得逕向納稅義務人徵收之。

公私機關、團體、學校、事業或執行業務者每年所給付依前條規定應扣繳稅款之所得,及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類之其他所得,因未達起扣點,或因不屬本法規定之扣繳範圍,而未經扣繳稅款者,應於每年一月底前,將受領人姓名、住址、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全年給付金額等,依規定格式,列單申報主管稽徵機關;並應於二月十日前,將免扣繳憑單填發納稅義務人。

第九十二條  (扣繳稅款之報繳)第八十八條各類所得稅款之扣繳義務人,應於每月十日前將上一月內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並於每年一月底前將上一年內扣繳各納稅義務人之稅款數額,開具扣繳憑單,彙報該管稽徵機關查核;並應於二月十日前將扣繳憑單填發納稅義務人。但營利事業有解散、廢止、合併或轉讓,或機關、團體裁撤、變更時,扣繳義務人應隨時就已扣繳稅款數額,填發扣繳憑單,並於十日內向該管稽徵機關辦理申報。

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或在中華民國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有第八十八條規定各類所得時,扣繳義務人應於代扣稅款之日起十日內,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並開具扣繳憑單,向該管稽徵機關申報核驗。

第一一一條  稅捐稽徵人員犯稅捐稽徵法第四十三條第一項之罪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政府機關、團體、學校、事業之責應扣繳單位主管,違反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之規定,未依限或未據實申報或未依限填發免扣繳憑單者,應通知其主管機關議處。私人團體或事業,違反第八十九條第三項之規定,未依限填報或未據實申報或未依限填發免扣繳憑單者,處該團體或事業一千五百元之罰鍰,並通知限期補報或填發;逾期不補報或填發者,應按所給付之金額處該團體或事業百分之五之罰鍰。但最低不少於三千元。
會員中心 User Login